小点心,大文化,于小菓复活精品中式点心

 近年,随着复兴传统文化战略的提出,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焦点,学习中国字,了解中国文化已是全球热点。然而在这股热浪中,记者发现中国传统点心却在西点、网红点心的压迫下,一步步缩小市场,走向没落。有着深刻内涵的中国点心文化,急需走向世界,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步复兴。

   辉煌的历史,中式点心不可替代

  点心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。相传东晋时期一位大将军感动于将士们日夜血战沙场,英勇杀敌,遂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,派人送往前线,慰劳将士,以表“点点心意”。自此,“点心”一词广泛流传,并且成为人们走亲访友、表达感情的首选礼品。同时,点心作为日常生活食品,与中国的节日节气、地方民俗、茶余饭后的亲情交流等也紧密相连

  尤其盛唐以后,点心更成为皇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打。相传当年杨贵妃非常爱吃胡饼,中国宴席极品——满汉全席也有8咸点、8甜点。可见中式点心地位之尊,是任何一款网红点心、西点也不敢望其项背的。

   不健康又简陋,今天的中式点心

  然而,到了今天,一提到中式点心,就会有许多人频频摇头:高油、高糖、包装简单到简陋、四处掉渣等等,吃相狼狈,非健康已成为“共识”。

  看来抛弃人们所诟病的“特点”,传承点心文化、发扬光大中式点心营养养生等“优良品格”,唯有改良工艺与选材,这才是中式点心浴火重生的根本。

   于小菓,为精品中式点心而诞生

  是到了有人挺身而出,为中式点心正名,为中式点心续写今生传奇的时候了。中式点心突围西点与网红点心,不但是民愿,也是国事。这时,记者看到了于小菓。

  于小菓成立于2018年1月。“于”取自创始人于进江先生的姓,他以自己作为品质承诺;“小”则表达了现代生活需要精致的东西,以小见大,认真做精品的理念;“菓”是中国人对于点心的古老称呼,唐朝时便有“唐菓子”这样的叫法了。“菓”字的运用,也表达了传承传统点心的决心与信念。

   于小菓点心,惊艳到不忍吃、好吃到吃不停

  而最近于小菓发布的两款新品,也的确让食品业和文化界眼前一亮,这两款创新版中式点心全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,并因选择了创新性食材、前沿的食品加工科技,而更适合当代人的口味与营养需求。

   食之优雅-专利设计的小鲜盒

  中式点心的包装可能是最被大家所诟病的,简单、粗犷,不方便携带,不方便分食。于小菓历时240天研发的专利小鲜盒,采用酸奶包装材料,独立包装,每一盒的食品量,正好满足一个成人解除饥饿、补充营养与能量,无论是聚会还是独食,都让你吃得有范有面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留言
  • 会员
  • 微海报